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注|册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246|回复: 0
微信分享→

国学经典,大国工匠的“心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23 23: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iji856 于 2016-5-24 10:07 编辑

国学经典,大国工匠的“心经”
株洲工业学校谭延喜第21期“国学经典教育”专题研修班心得
    2016年5月14日至21日,有幸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21期“国学经典教育”专题研修班。从接到通知的惶恐不安到最后的庆幸释然,这注定是我们人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说实话,作为一名80后,享受着跨世纪人才的称号,却对国学经典的学习接近于零,仅存的国学记忆也只限于爷爷在闲聊时的只言片语和那厌人语文考试里的“之、呼、者、也”,腹中无货,心必恐之,但坚持着为了女儿教育的小九九,我还是毅然来到了尼山圣源书院接受文化与思想的洗礼。而这短短的8日,让我真正的感悟到国学经典的沁人心脾;感悟到先贤圣人的不朽风采;感悟到身边贤达师者的孜孜以求和博学众长。
    我是一名中职教师,现在在职业教育中,最热门的一个词就是“工匠精神”,对于现在的我可谓“耳目一新”,因为在我们习得过程中,少有接触到工匠精神的锤炼,社会教会我的是如何走捷径,如何花费更少的时间精力,取得显著的成果,而那些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深入研究,却不复存在。记得04年刚刚大学毕业来到学校教书,有且只有那一年,我的教案是手写的,随着时间推移,学生的不听课,教师成就感的急速下落,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通病,慢慢地无所谓的情绪也就多了,不得不说时代的差异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为人、为学、为师的初心,但我们心中都清楚,要想让我们的学生具有“工匠精神”成为大国工匠,我们老师必要先有“工匠精神”。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学》里“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不就是在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吗?教育是教师一生的修行,一个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而精益求精,求真务实,才能构筑成教育大厦。

    这几日学习,对于在国学领域一张白纸的我,顿然发现国学经典不就是大国工匠的“心经”吗!《论语》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它强调的是“为己”之学,学是为了自己修身做人,不把它作为知识和学问,而是用到自己身上,指导自己做人,它的价值在于它思想和精神的培养,这就是我们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所需要的,更是每一位匠人需要的,所以,作为普通的人需要,作为教师的我更要践行。在第一天开班典礼上,杨育华科长说:“我向于建福教授做一个学习汇报。从首期立弘班结业之后,我每天坚持抄写经典,已经把论语通读了一遍,抄写了一遍。”,当时我有的只是敬佩,学完后,我也坚定了把论语通读一遍,抄写一遍的决心,并且,我会和我女儿一起完成,所以在我看来国学教育缺的不是教师,不是教材,而是一种真诚的姿态和谦卑、敬畏的心境。
景炎中学李伟老师(我室友)面对圣人诵读经典
    解决了老师思想认识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在这8天学习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中职学生的学情不容乐观,但是越是为白纸才能更好的书画蓝图。在我看来,国学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教育,而是经典传承、文化弘扬,尽管要承认国学教育不是“学学《弟子规》、背背《论语》”,不能忽视传统文化中经典、艺术、民俗的相互关联性和整体性,尤其对于中职生,要将传统工艺,相关工匠技艺融入其中,要从国学的历史性和继承性着手,避免国学教育的“课堂化”“教材化”,对于中职学生就是要通过这些经典培养学生的敬畏之心、孝顺之情、修行之礼、为学之道。它应该是放置于实践活动中,在新生入学的军训过程中就要配合《论语》中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让学生敬畏学校的老师,敬畏学校的制度。有敬,方能崇拜之,追求之;有畏,方知何所为,何所不为,所以在形式上,我认为每节课上课,由教师带领学生对至圣先师行拜师礼,上课快结束时进行一分钟的静坐反思尤有必要。而这一些活动的实施前提就是要加强对国学经典的诵读,这点我很认同济宁市鱼台县滨湖中学刘剑凌老师的做法,就是每天要求学生完成20遍等不同数目的速度,诗读三百,其义自见,有了存储,就会在后面的实践活动中产生联想。还有就是书法练习,要让他们静心来倾听、写字、操练。
刘剑凌老师上课
    虽然前面我强调要避免“课堂化”,但是我们还是要加大学生内在转化率,这需要课堂这个阵营,对于中职生,这个课堂可以是早自习,午间素养课,晚自修,同时配合相关制度的约束,所以我认为,既然株洲市教育局已经在做职校中二年级的统考,那是不是可以将国学经典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呢!原因有二,其一,就目前而言中职学生的来源是无法考上高中的,相对来说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与其在给他上传统的语文课程,还不如置之死地而后生,全面铺开国学经典学习,其二,中职人至少50%是面对就业,他们没有升学压力,我们不必为考试论,开展起来障碍不大!同时现在高考都将增加国学的分值,我们职业教育的语文可以回归到国学经典的教授,就从我们小组讨论中,山西合阳白英丽老师讲述了她的亲身经历,就是她自己的女儿因为在新疆学校条件不好,从三年级就自己带在身边进行国学的私塾式教学,目前她女儿已上初三,一切情况良好,我们可以大胆去改革我们现有的语文教学,这值得我们职教人积极去探索。

    记得游学那日,在孔府有一花园,讲解员,认真的告诉我们,这里有一块墙面上画的海滩,这个海滩很神奇,只要在180度范围内,无论你怎么移动,画中路都是对着观察者的,而做这幅画的却是孔府一位不知名的画匠,当时我倍感惊讶,一直在画前面徘徊,我在赞叹它的神奇的同时,却也暗自感伤,现在在我的家乡,木匠、瓦匠已经消失,剩下的不是兼做小生意,就是到城里打工,于看重工匠的人少了,当下的家长们更愿意花钱花时间带孩子参加各种英语、奥数培训班,却很少有家长让子女“发展自己的兴趣”,哪怕凝神静气、专注专心地习得“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人的活法和生存的目的只有一个———挣钱。或许我们只能通过国学教育当下的学生,等他们做了家长,或者等他的孩子也做了家长,让他们明白孩子不适合做研究,就去读职业学校,也可以成才,也可以抬头挺胸,而不是就在邻舍或单位抬不起头。
不知名画匠画的神奇壁画
    写到这里,有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思绪,但是苦于腹无诗书,无法表达,条理不清,还请大家多包涵,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都是我有感而发。最后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第21期国学班的同学,让我能向你们学习,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总是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慢慢地变得优秀了,所以建议大家有学习的机会一定要要多出去走走,因为你不走出去不知道原来天地如此绚丽。
二中张坚固教授告诉我鲁壁的故事
小组讨论
参观学习尼山中学
淳朴快乐的孩子们
教师基本功
安全,有我在没意外!

结业证

郑重申明:本网网友发布所有原创图片、文字内容,版权均为网友和网站共同所有!未经网友和在线网站同意,任何机构均不能使用!


6.jpg (83.95 KB, 下载次数: 7)

6.jpg

7.jpg (56.49 KB, 下载次数: 16)

7.jpg

11.jpg (54.2 KB, 下载次数: 6)

11.jpg

13.jpg (61.21 KB, 下载次数: 11)

13.jpg

psb.jpg (108.59 KB, 下载次数: 9)

psb.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28289998/28228008

    官方客服QQ:690900

小黑屋|手机版|株洲在线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2-2015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731-2828999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